n131906

[太阳]“强盗看了都甘拜下风!”2024年,吉林,一女子将九成新的75寸电视进行

[太阳]“强盗看了都甘拜下风!”2024年,吉林,一女子将九成新的75寸电视进行回收,当看到成交页面上的35元时,女子以为是验收费用,可没成想是平台的回收价格,女子无法接受,想要终止交易,但客服的回答却大跌眼界!网友:这哪是回收,简直就是明抢!   (信息来源:澎湃新闻——75寸九成新电视“一键回收”后只收到35元!订单还无法撤销,咋回事?)   在数字时代,动动手指就能把闲置物品变现,这种“一键回收”的方式,听起来非常便利,像是为忙碌的我们量身定做的。可谁知原本轻松的物品变现会变成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。   吉林的赵女士亲身体验了从满怀期待到目瞪口呆的落差。她家有一台75寸的大电视,因为觉得尺寸太大,想换个小点的。她在网上搜了一圈,看中了一个二手回收平台,主打上一步到位。   赵女士的电视原价7999元,而且这个电视她其实刚买没多久,起码有九成新,机型也算不上老旧,甚至她家的电视还在保修期内,综合下来,她非常自信自己家的电视能够买一个好价钱。   她信心满满地在平台填好了电视的所有信息。资料一提交,页面马上跳出一个数字——35元。赵女士想当然地以为这是上门取件的服务费和评估费,她毫不犹豫地点了确认。   按照平台上商量好的时间,回收师傅准时上门,核对了信息后就开始熟练地拆卸电视。眼看师傅就要把电视搬走了,赵女士忍不住询问自己这台电视的回收价格。师傅的回答像一盆冷水从她头顶浇下“就是35块啊。”   赵女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,一台几乎全新的大电视,就值35块?就算当废品卖,也不止这个价吧!可师傅称他们也只是照章办事,随机抱着电视头也不回地走了。   赵女士还没有从震惊中缓过神来,等到她终于意识到不对劲后,一切都已经晚了。   她在网上查了同型号二手电视行情,发现市场价至少在3000元左右。心急如焚的赵女士联系平台客服,希望能挽回损失,希望平台把电视退回来。   然而,客服的答复冰冷又坚决,她的订单已经完成,他们没有办法再退回电视电。无论赵女士怎么解释自己是误操作,对方也无动于衷,无奈之下,赵女士只能寻求法律途径为自己讨个公道。   这件事在网上传开后,迅速引起网友的热议。有人认为,平台价格是低,但赵女士作为成年人,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。   但更多的人则把矛头指向了平台。他们指出,正规的二手回收,要么是先在线上给个大致的估价区间,见面再根据实物情况最终定价;要么是师傅上门后,现场检测再报价。而赵女士遇到的这个平台本身就存在价格定位的失衡。   这个案例暴露出的平台本身的问题。平台应该明确区分报废回收价和二手流通价,并给出清晰的估价依据,而不是用一个模糊且极低的价格一刀切。提供一个合理的估价区间,让用户心里有底,这才是负责任的做法。   一个健康的交易生态,必须有完善的消费者保障机制。允许用户在交易完成后有撤销订单反悔的机会,客服的角色也不应只是重复系统规定,而应提供更人性化的沟通和解决方案。   赵女士的经历提醒我们在享受数字生活带来的便利时,也得擦亮眼睛,多一分审慎。而平台也应该提供透明与公正的二手收购环境。